股票配资公司靠谱吗
海天味业 养老基金频繁清盘 问题出在哪?|资本市场
文/《清华金融评论》兰银帆
“买养老基金三年亏损近20%,人还没退休,基金清盘了”,自今年上半年以来机构养老基金清盘事件频发,近期平安养老2045五年期养老基金由于规模不足2亿元而面临清盘,FOF基金模式面临挑战。又一清盘事件的背后究竟是产品问题?市场问题?还是管理团队问题?
先说结论,上述几个问题都有,正是在如此多的因素共同影响下才导致了养老基金被清盘。
半年3家养老基金被迫清盘
最近这段时间,平安养老基金清盘事件刷屏,引发热议。4月20日,平安养老2045(FOF)五年期养老基金由于规模不足2亿元而面临清盘。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4月20日,由于成立三年且规模不足2亿元触发合同规定清盘情形,且不能展期,因此被迫清盘。
而这也不是今年第一家被清盘的基金了,早在今年3月,中信保诚养老目标2035FOF也发布公告称,三年期规模不足2亿元,和平安养老类似,成立以来也亏损超15%而被清盘。在这之后,鹏华长乐稳健养老目标一年FOF因为60个交易日不足5000万也被清盘。
截至目前,2024年已有三只养老基金被清盘。近一年更有8只养老FOF因为规模未能超过2亿元而触发清盘条款。
为何养老基金清盘事件频发?
首先是养老基金的业绩不好回报率低,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剔除今年新成立的产品,在已有数据的258只(仅计算初始基金)养老FOF产品中,仅有有六成产品年初至今以来的累计回报为正,年内平均回报率为0.17%。个人养老金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略好于养老目标基金初始份额。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除了今年新成立的产品外,在179只有数据显示的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产品中,年内业绩收正的基金数量达到130只,占比超过七成,年内平均回报率为0.57%。
其次养老目标基金多以“发起式”形式设立,Wind数据显示,在目前成立的271只养老FOF产品中,发起式产品有170只,占比62.73%。目前养老基金市场认知度很低,首发募资2亿元较为困难,所以机构就瞄准了这类型募集初期有较低的门槛的基金,但“发起式”在成立之后却对规模的维持有着较高的要求。
再次,部分养老基金在投资策略上过于追求高收益,忽视了风险控制,导致业绩不佳,如平安养老基金2045频繁高追踩雷,重仓持股的药明康德大跌。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基金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专业能力对基金运作的重要因素了。根据数据显示平安养老2045五年期养老基金在运行期间更换了4位基金经理,人均任职年限1.24年。
基金经理在管理过程中会结合资产配置和多种工具来分散风险,确保投资组合在长期增长的同时能应对市场的短期波动,而频繁的人事变动会对基金投资策略造成影响,致使基金缺乏长期稳定的投资方向。每位新任基金经理新上任后都需要时间来熟悉基金的投资组合并制定新的投资策略,这导致基金的投资风格和方向可能出现反复,难以形成连贯性。
如此不连续稳定的投资策略也暴露出FOF基金的一个特点,FOF基金需要基金经理在广泛选择标的基金的同时,还要对标的基金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这对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市场波动大、规模较难维持、投资标的选择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等多方因素的促使下,导致了这一基金清盘事件。
养老基金应该如何逆转颓势?
一是机构加强产品多元化和产品创新,提高养老基金业绩,增加居民投资意愿。养老目标基金大多数以定期开放、持有期形式运作,设计初衷是让投资者长期持有,但这类产品说到底也是一类投资品种,封闭期长且业绩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所以首先机构需要在产品多元化上做出创新。当然这肯定离不开政策和各部门的支持,只有在政策利好和市场稳定的双重加持下,养老基金业绩才会好,居民才会更愿意投资。
二是重视基金管理,严格控制风险,加强基金管理人考核。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杨长汉曾在《清华金融评论》刊文表示:养老基金需要完善风控体系,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坚持投资安全第一,对基金管理人实行长周期业绩考核,平衡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
三是投资教育与养老目标基金普及。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定期举办投资讲座、研讨会,制作教育性视频和文章,以提高公众投资意识和能力。加大对养老目标基金特点和运作模式的普及,促进投资者与基金的联系和互信。
老百姓交到手里的钱对机构来说不光是一笔业务,更是一份责任。
本文编辑丨兰银帆
责编丨王晗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海天味业